宠物狗吃了驱虫药还会拉出虫子吗?
会,但是几率不大! 体内驱虫药的原理是药物在肠道内被消化液分解后,杀灭寄生虫幼虫或虫体摄取的药物能在幼虫期死亡,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或者药物附着在虫体上,使寄生虫无法摄取营养而死亡。 但是不是所有驱虫药对所有的寄生虫种类都有作用,也不代表吃了一次就能解决所有虫子问题,一般建议每月一次、每次间隔2周吃一粒,连续吃3个月。
这是因为寄生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所吃的驱虫药作用机理不同,而且有的驱虫药对幼龄阶段的虫子效果是最好的,等到体内有大量的成虫时再服用,效果就会差一些了。如果饲养者没有定期给狗狗喂食体内驱虫药,虫子有一定的抗药性和免疫能力,加上胃肠道里的消化酶也会对驱虫药成分起到一定的弱化作用,自然药效就会大打折扣了。所以即使吃下去了,可能也没有杀死全部的虫子,有一些虫子会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里面,这时候就会出现拉虫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并不常见,且一次用药一般不会所有寄生虫都“一锅端”。
另外,有些驱虫药是驱杀蠕虫类寄生虫的,如蛔目、绦目等,对线虫类的寄生虫效果不明显,因此也不能完全排除线虫类寄生虫感染的可能,如果出现胃肠道不适,最好带狗狗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必要时需要更换驱虫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窝小狗都需要吃驱虫药,一般来说母犬产后45天体内寄生虫会慢慢从粪便中排出,此时给小狗喂食驱虫药是安全的。但如果宠物狗在出生后一直跟母犬生活在一起,并且一直在采食乳汁,那么最好在母犬第一次饲喂小狗的时候给它们喂下驱虫药,这样能保证药物在胃肠道中发挥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