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鱼总是晚上死?
这应该是一类问题的合集,我以自己养殖的经历来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得知道鱼儿们都是怎么死的——换水不当、喂食过量或者缺乏营养、中毒、细菌感染等等。然后我们再来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案。
先来说第一点:换水不当 鱼儿们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身体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些物质经过新陈代谢进入水中,而水是不断循环的,这就导致水里氧气量的变化。当水中氧气不足时,就需要定期往鱼缸里充氧或者有条件的话,通过水泵加入新鲜的水来保持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一般建议每天充氧3小时左右,当然这个量仅供参考,具体要视实际情况而定。比如说天气闷热多雨的时候,缸里的水草可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此时就不必再额外给氧;而如果天气干燥寒冷,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就需要额外给氧了(冬季有条件的话,可以将温度调整到22°以上继续开氧气泵)。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刚换上的新水和开氧气泵打进去的新水,由于含氧量较高,不宜直接全量替换到缸中,否则会伤害到鱼儿的呼吸系统。可以先将旧水和新水混合,保持水质的稳定,然后再慢慢添加到缸里,这样的操作才是安全的。
再说第二点:喂食过量 鱼儿没有饱腹感,不知道饥饱,你投食多少它们都会吃进肚子里,如果投喂过多,它们就没有地方可以排泄,体内毒素增多,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控制好投食量非常重要。 对于不同种类的鱼,不同生长阶段的鱼,其食物量和食性都有所区别。比如我养的金鱼,在冬春季节是少食多餐,一天喂三次,每次不多于十粒鱼粮;而在夏秋季节,则少食多餐,一天喂两次,每次也不超过五颗鱼粮。而我的草金(杂交黄金锦鲤),无论是冬春还是夏秋,都只喂两餐,并且每餐都不多。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不要为了省事一次性投放大量的鱼粮,这样容易坏水。正确的做法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投放一些鱼粮,让鱼儿们在喂食的过程中不断地游动,和水流一起形成流动的水族箱。这也是模拟自然环境,让鱼儿有更好的生存状态。
第三点:中毒 中毒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因为环境突变,例如突然升温或降温;也有可能是受到惊吓,例如换水时惊扰了鱼儿或者有人突然闯入鱼缸附近;还有可能是在更换鱼缸时,新的鱼缸里残余的硝化细菌还没完全建立,鱼儿无法适应新环境而导致中毒(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而且特别厉害,几十条鱼几天之内全部死亡!)。 要避免中毒发生,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所用的工具都要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换水壶、换气管等,避免腐蚀性化学药品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其次,换水时要缓慢渐进,以免温差过大导致鱼儿不适应而生病;新买的鱼缸一定要处理好,避免残留消毒药剂及有害物质。
金鱼的寿命一般为10~20年,小型品种寿短,大型寿长,但在中国一般饲养家庭中,寿命在5年的都很少,主要原因是饲养不当。
金鱼最适合的水温是24℃左右,最佳生长 温度为25~28℃,超过32℃或者低于2℃金鱼就会出现不适反应,并能因不适反应而死亡。一般金鱼在14℃就开始不太适合生长了。金鱼也不适合饲养 在过小的鱼缸里,因为金鱼游动需要较大的空间,并且金鱼是用鳃呼吸的,它们需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而且金鱼习惯于底栖生活,因此,它们需要一个既深又大的家。
但通常发生此类现象大多是:白天金鱼还活着,但晚上就翻肚皮死掉了,这可急坏了养鱼的朋友。其实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种情况:
1、水体缺氧
白天由于空气活泛,水体可以通过表面接触更多的氧气并进行交换,同时因为光照的关系,水草或者有活力的水生植物都会进行所谓的光合 作用,也就是绿色植物特有的可以把二氧化碳在阳光的作用下与水合成高分子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化学反应,这个反应在高中生物课本中都有提到,因此在这样两种氧气产生和供应的方式下,水生宠物比如金鱼是可以满足对氧气的需求的,而且白天人们活动较多,因此各种换气或者通风设施也会被有效利用起来,比 如电风扇或者排风机等等,因此水生宠物所生活水体的氧气可以得到更好的交换,以保证供养充足。但是一到晚上,水生植物因为得不到阳光开始进行另外一种化 学反应,即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并产生二氧化碳),从而消耗了许多本不该消耗的氧气,使得水中氧气含量降低,而且晚上人们休息,一般各种换气或者通风设 施也都被关闭,因此空气也不流通,从而加剧了水中氧气含量的减少,特别是将观赏鱼缸的盖盖上了以后,就限制了水体对空气中氧气的接触和吸收,如果此时金 鱼或者其他水生宠物身体本身比较虚弱的话,就会因为缺氧而死掉了,尤其是那些底栖的鱼,比如金鱼。
2、水体毒性
通常晚上死鱼的现象还有可能是由于水中毒素造成,水质在养鱼过程中很重要,鱼生活在怎样的水质决定了鱼是否易患疾病。水中的氨 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含量过高,就会造成水质恶化。水中的食物残渣、排泄物如果不清除,会被细菌分解大量繁殖消耗大量的氧气,并产生很多有毒有害的化学 物质,比如氨、亚硝酸盐等。白天因为光照水草或者有活力的水生植物都会进行光合作用,能把这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进行有效吸收,所以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 很少,但是到了晚上这些水草或者有活力的水生植物也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同时无法对氨、亚硝酸盐等吸收到无法根除,如果晚上水生宠物 身体本身比较虚弱的话,也会因为氨、亚硝酸盐等含量过高而被毒死了。
综合来看,要防止晚上鱼易死的现象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可以使用增氧设备,比如增氧泵,从而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防止晚上缺氧而死鱼;
2、可以保证晚上金鱼缸周围有一定光照条件,或者保持一定通风措施,从而使金鱼缸盖子不用盖上,防止金鱼缸缺氧而死鱼;也可以给金鱼准备水草,使金鱼缸成为一个比较稳定的微生态系统,防止水质恶化。
3、保证所投喂的食物能被鱼全部吃完,鱼缸底部不能有太多食物残留,同时晚上不要喂食,可以有效的防止细菌大量繁殖和大量耗氧,同时保证了水质。
4、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不要养的太多,否则也容易死鱼。
5、保持适当的水质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