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怎么喝水?

阮开星阮开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你们有没有被这个视频惊到 ? 某网友分享自己抓的蟋蟀竟然“飞”了起来,吓得他立即把虫子放进水杯里镇压。可没想到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杯子里的水还没完全浸没它的身体,这只蟋蟀就已经跳起“游泳”了! 等它游得差不多的时候,突然,它像是改变了主意,直接爬上杯子边缘,后腿一蹬,整个人飞了起来,居然飞到离水杯20厘米远的地方落下来…… 看完整个视频,网友们已经疯狂了,纷纷点赞评论。 “这简直是超级英雄啊!” “哈哈,我要笑死了,这是什么神奇的动物啊!” “这么可爱,怎么会有人舍得伤害你……”

其实,喜欢玩水的蟋蟀可不是这个网友发现的第一个。早在2014年,就有媒体爆料,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名女子在厨房水池中清洗玉米片时,发现一条红色的虫子在水面上漂浮。她当时还以为这是一种新研制的玉米片容器,直到虫子进入水池并游开,她才意识到自己是在厨房的水池中发现了一条巨大的昆虫。 当虫子终于停了下来,记者发现这条虫子长有近10厘米,宽约4厘米,全身鲜红色且具光泽。更神奇的是,当它在水中漂浮时,看起来就像是活体蜘蛛侠。随后,记者把这条虫放到水里,然后将它抓住,没想到它竟然像螳螂一样折断了身体,只留下一对翅膀和两只爪子挣扎。最后,记者只能把它扔进下水道。(注:该段文字摘自百度百科)

屠美心屠美心优质答主

水对于生物体来说极其重要。蟋蟀生长、发育、繁殖离不开水。但蟋蟀体表具革质的外骨骼,不具有贮存水分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它体内含水量为体重的45%左右。为了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而导致脱水,蟋蟀在离水源较远处亦能正常生活。

一般说来,生活于潮湿环境中的蟋蟀体内的含水量,比干燥环境中的同类个体要多20%左右。所以,通常在较潮湿的地方拾到的蟋蟀较易养活。同样,饲养时保持适宜的湿度对较干燥地区所产的蟋蟀显得更为重要。

蟋蟀对水的需求,主要来自食物、呼吸、代谢产物(尿素)的排出以及繁殖(卵形成)的需要。成蟋从食物中获得的水分已能补充体内消耗。但幼龄蟋蟀生长迅速,所需水分较多,从食物中获得的水分尚不足够,为此,在适宜温度下,需要经常饮用外界水滴。

蟋蟀生活在土壤中,土壤中水分蒸发较慢,故能保持相当的湿度。蟋蟀的洞穴也非完全干燥。洞穴内壁由土壤细小颗粒和有机质胶结的坚实虫粪所构成,其内部和内壁上粘附有一层薄的水膜。在温度25℃以下,温度每增高十度其水蒸气含量增加一倍,内壁及虫体吸入足够水分,满足了水分需要。

养蟋时,由于空间相对较小,需要人为增大湿度。常用办法是在盒底铺湿土和放湿棉花,甚至直接将蟋蟀放于有水的盆中或给蟋蟀喂水。笔者认为上述方法都不妥。正如上述,蟋蟀生活在温度不高而潮湿的环境中,体表和消化道能保持一定量的水分,使虫体能继续生存。通常将干燥的蟋蟀直接放入水中,其体表被水膜全部或部分封闭,呼吸受阻导致窒息死亡。

养者所说的蟋蟀饮饱了水致死的现象,可能是饮水引起急性腹泻,吸收了大量水分导致细胞缺水而出现的水中毒症状(类似人吃东西不慎或饮食不洁腹泻而死的现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