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驱虫药?
一般马属动物内寄生虫病的治疗,多采用菊酯类芬苯达唑、甲苯咪唑、左咪唑的复方制剂。芬苯达唑为苯并咪唑类驱虫药,对线虫、吸虫及绦虫均有驱杀作用,并对幼虫和成虫均有效;对线虫具有麻痹作用,同时可阻碍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使其能量供应缺乏而死亡,内服易自胃肠道吸收,在肝脏中经乙酰化代谢。通常首次用药15毫克/千克,2周后重复1次,可基本杀灭马体内的寄生虫。左咪唑为广谱驱虫药,对线虫、吸虫和绦虫均有驱除作用,主要作用机理是麻痹神经肌肉系统,使其不能附着肠壁而排出体外,本品内服后胃肠道吸收迅速,经肝脏代谢,主要经肾排出。一般内服易为机体吸收,作用维持1周以上。通常马以5毫克/千克体重给药,一日或间隔1周后再用1次。甲苯咪唑也为苯并咪唑类广谱驱虫药,作用机理及体内过程与芬苯达唑相似。该药对某些线虫幼虫的杀灭作用较好。剂量为5毫克/千克体重。
以上药物驱虫较为彻底,但是有一定的肝肾毒性,而且通常会与维生素等同时使用。另外还有许多中药成分内服驱虫药,该类药物毒副作用小,但是驱虫谱相对较窄,驱虫不太彻底。因此,如果寄生虫病症状比较严重时,可以选择西药驱虫。另外,根据以往驱虫效果及粪便虫卵检测结果,选择针对性强的制剂。在驱虫期间及驱虫后应加强饲养管理,以保证较高的体况评分。
综上所述,在给马驱虫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驱虫时间、驱虫次数及驱虫药物,以达到最好的驱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