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的头是什么样子的?
蜱(全虫)正面观察,颚体近圆形或卵圆形,背板不完全或缺失,具有较发达的后缘(假头),后缘一般为圆弧形,通常在其两侧或中央具有盾板。假头上具背板,前后各有一对较明显的外吸盘。
伪足位于口下,上有齿,适于钩挂寄生对象。有些蜱虫,两颚伸出而超过假头。
一、外观
蜱虫未吸血时,只有米粒大小,有似黑籽或红籽,长有8条腿,形似小蜘蛛。蜱虫吸血后膨胀形成椭圆形囊肿,有的还有红晕、水肿。
二、习性
蜱虫在15-32℃的环境中最活跃,超过40℃、低于10℃,蜱虫都会选择找个地方“冬眠”。所以春秋季,蜱虫都很活跃,也是咬伤人畜较多的季节。
宿主的代谢排出物、汗臭等刺激蜱虫的锥齿伸出,破损伤口(主要是皮肤),然后将锥齿刺入,注入抗凝、麻醉和瘫痪物质,再用锯齿状口器撕破组织,吸允血液和其他组织液。
蜱虫上树后,一般在树杈部位等候猎物,并且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旦有动物经过,蜱虫就松开原来的附着物,快速、准确地爬向动物经常裸露的无毛、皮肤柔软部位,如颈部、耳后,用口器扎入皮肤吸血。
吸血后的蜱虫,体积可膨胀成原来的几十倍。